第1篇 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總結400字
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總結400字
春華秋實,暑往寒來,忙碌的一學期結束在即,現(xiàn)把半年來的教學工作作以回顧和總結。
本學期我秉承“大語文觀”的思想,引導學生走出書齋、關注社會,與好書為友,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朗讀寫字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具體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閱讀教學上扎實備課,明確“要給學生教什么”“為什么教”和“要讓學生學什么”。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廣泛參與,留足時間讓學生“讀、思、說、寫”。如教《桃花源記》時,先讓學生熟讀課文,讀準讀準,然后讓學生思考“桃花源人的生活與作者所處的東晉社會有何不同?”,再讓學生交流,各抒己見,最后讓學生以“我心中的桃源”為題練筆。
閱讀中我還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讓孩子們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體察文章,發(fā)生情感的共鳴。如教《背影》時,先給學生播放了《父親》這首歌,又讀了我寫的《父愛無言》,然后讓學生以“細微之處見父愛”為話題說說自己的父親。因為有了之前情感的鋪墊,學生們說得非常動情與真切。
2、作文教學中,我主要從“寫作內容”和“寫作方法”方面去指導。
內容上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從自我、家庭、校園、生活中取材,寫觸動自己的人、事、物。這方面,主要讓學生寫周記,每周,本學期共寫了20篇。其中,像李玉璽的《祝福,生命中的那些過客》、王夢芊的《母貓的微笑》、禹明超的《詩文朗誦比賽》等40余篇周記,都是有真情實感、言之有物的佳作。另外,在周記中還開辟了“自創(chuàng)名言”這一欄,讓學生錘煉語言,其中,像王耀同學寫的“光陰似箭,你手中應有一張弓——握住時間”、田恬寫的“人生途中,無處不是起點”等都是有理有趣的精辟“名言”。
寫作方法上,我開了一系列作文講座,主要從擬題、開頭、結尾、過渡、照應、人物的描寫方法等方面訓練,來規(guī)范文體,提高文章的表現(xiàn)力。我還讓學生在作文后附上“創(chuàng)作談”,談自己寫本篇作文的目的、材料和結構上的構思等,讓學生明明白白地去寫作。
3、重視課前預習,書不讀熟不開講。每上一節(jié)課前,都指導學生預習,包括查生字詞,搜集背景資料,閱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等,為每節(jié)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4、繼續(xù)組建班級“圖書角”,給學生定期推薦好書,堅持課外閱讀。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把人帶向遠方。”書能醫(yī)愚,閱讀是的學習。本學期給學生推薦了10本好書,像《哦,我的可可西里》《林清玄散文(少年版)》《金陵十三釵》等都是能引人思考,有大智慧、大悲憫的書籍。這學期學生人均讀書5本,收獲自然是潤物無聲的。另外,本學期我堅持給學生讀好文章,如北島的《太陽城札記》、陳忠實的《原上的日子》、圣誕節(jié)前夕讀的《麥琪的禮物》等,讀后讓學生談體會,我想孩子們還是有收獲的。
5、利用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演講,演講內容以時事要聞、班級事件、人生感悟為主,目的在于鍛煉口才,開闊視野。本學期每人演講1次,共60多次。經過評選,王天豐、楊琪、柴渝等10位同學榮獲“班級演講家”的稱號。
6、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希望人人能寫一手工整美觀的方塊字。本學期每周一節(jié)課專門練字,每次一張,寫在“米”字格上。一學期下來,每位學生能練近20張。經過評選,楊瑞華、林葉麗、鳳齊凡等10位同學榮獲“班級書法家”的稱號。
7、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朗誦比賽、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大賽等活動。在學校舉辦的“金色十月 頌歌給黨”的朗誦活動中,學生們積極訓練,兩班均取得了二等獎的成績;在語文能力大賽中,解淋源同學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被推薦參加了全國的決賽。
以上是我本學期所做的一些工作,但仔細反思,還有許多不足和失誤,其中主要是以下幾點:
1、課堂上“民主”的氣氛不夠濃,學生參與度還不高,課堂上“對話”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2、語文教學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應關注一切新鮮的、有活力的時事、美文,為我所用。
3、基礎知識主要是字詞和背誦的檢查還不夠嚴格。
4、學生課外閱讀后,讀書交流會沒有很好的開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揚長避短,克服不足,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總結400字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fā)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fā)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
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lián)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zhàn)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與沉思同在?;钴S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 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提供了一個 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擴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xiàn)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xiàn)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梢?,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
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初中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循環(huán)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tǒng)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fā)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放飛思想,大膽發(fā)揮??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第2篇 高中語文教育實習總結:設問析疑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2個月的教育實習,頗多感慨,特就“設問析疑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一角度寫一實習總結,歡迎各位踴躍發(fā)言!
設問析疑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育實習總結
一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第二課堂頗有成就也頗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與失,恐怕是這個鍵盤無法承載的。這次總結,我就語文教學這個方面談談我最深的體會。這些體會也許不如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的真知灼見,卻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這個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們的語文老師同時又是學校教務處的主任,因此頗受關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這些都使得我頗感壓力。到底該如何教好這個班呢,我一臉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語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這些基本情況入手。我總共聽了指導老師三堂課,其中兩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電教室上的。他的課堂大半交給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因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體該怎么分析課文、怎么調節(jié)氣氛、怎么設計教案。他只給我一個總的教學思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說,一節(jié)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這句話可以說是他對我指導的全部,但在后來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句話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雖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其次是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的調查。在見習的三、四天時間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了解,我對班上的語文水平和每個學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這個班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再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兩本書,總體上要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它從先前的應試教育轉為對學生語文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上。所有的這些給我的只有一個訊息——我不能再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
見習結束,我們進入國慶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再結合本班實際,完成了下一周的備課。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體力也耗腦力,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一個思路出來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來的教學實踐,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性。教案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又是必須靈活變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課堂,學生的參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種教學模式。某種程度講,它已經成為我在這一個月里的教學風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頗受指導老師的贊賞和學生的喜歡與接受。
我的課堂大都采用一種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并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后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shù)挠懻摚承┱n文再結合文體特點,采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這里,我只抓住設問析疑這個點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偟恼f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可以說,具體如何設問、如何析疑是設問析疑的關鍵。我經常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看作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曲,提問則是這樂曲中的旋律。如何提問,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準確落實設問點。如教《項脊軒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選取生活細節(jié)、場面描寫的手法以及記物、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把它作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為切入口。先叫學生找出過渡句,然后根據過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問學生,作者如何通過寫景抒發(fā)自己“喜”的心情。接著設問“文章是不是以‘喜’貫穿全文”,轉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學生看課文是通過大事表現(xiàn)自己的‘悲’的還是通過小事、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自己對親人的懷念的。學生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們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看看哪處細節(jié)寫得最好,最感動人,為什么感動你,這就轉到了敘事與抒情融合的寫法了。整堂課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學生自己從問題中找到答案。最后,我問他們“你們從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學會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描寫,學會了記物敘事抒情融合的寫法。這就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確定目標,設置問題內容,設置問題順序至關重要。
有的時候,不僅老師可以提問,學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我先放錄音把學生帶入一種意境,然后讓他們說說聽錄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體會即這篇課文很優(yōu)美,語句優(yōu)美,寫景優(yōu)美。然后叫他們找出文中直接寫景的段落(第4、5節(jié)),接著分析第4節(jié)。先明確這類寫景抒情散文應抓住文章寫了什么,怎么樣,勾勒了怎樣的意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接著由我?guī)е麄円黄鸱治鲞@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們會仿照第四節(jié)的分析來自讀、分析第5節(jié)。最后,再讓學生進行畫面想象,通過音樂的渲染,再次把他們拉入了那種意境美。怎么去提問應該說是沒有定論的,但一個總的前提是問題得圍繞你的教學目標,得有科學的內容。你所提的問題目的是要把學生引導到你的教學目標中來,這是一個大的前提,有了這個前提再考慮如何提問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何使問題更有連貫性,使問題更有概括性。
問題提出來了,如何引導呢?首先對學生的發(fā)言應該鼓勵。發(fā)完言后應有恰當?shù)脑u價。不要小看了那幾句鼓勵的話,它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至關重要。有好幾位學生在給我的留言本里寫道:“謝謝老師對我的鼓勵,謝謝老師對我回答問題的贊美和肯定。我從沒想過我還會受人關注,我從沒料到我的發(fā)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們需要肯定,需要關注,需要鼓勵?!边@是他們心底發(fā)出的話,因此不要忽視了給她們鼓勵。
引導可適當啟發(fā)、點撥。如教《華羅庚》一文時,分析課文結構、解讀傳主思想、分析文章寫作特色時,我都會聯(lián)系先前學過的課文《“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我會啟發(fā)他們:“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這篇文章是通過生活中的幾個方面表現(xiàn)傳主甘于淡泊的品質。那么《華羅庚》還是不是從一個方面來寫的呢?”學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時間為順概括了他一生的經歷。我接下來便問:一個人一生的經歷是漫長的、復雜的,作者是不是只寫了傳主某一方面的品質?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轉為課堂的重點——討論文章突出了華羅庚怎樣的品質,通過什么事怎樣來表現(xiàn)的。在上《作文有文采》這堂作文課時,唐突的叫學生分析一個例句的好壞,他會啞口無言,不知從何入手。我會提醒他們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辭,哪些修飾詞,用了哪些動詞,調動了哪些感官,這樣寫的效果怎樣,給人的感覺怎樣等等問題進行引導、啟發(fā)和點撥。這樣不僅使他們學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時也學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式、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語文學習的方式。由此看出,學生回答不出問題了,要通過知識遷移、層層推理、由淺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適當?shù)囊龑?,要讓他們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總結??捎衫蠋熆偨Y,也可以由學生總結。如“我們這堂課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從這節(jié)課中你們主要學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示”等,使學生對整堂課的重難點有一個總體的把握。一節(jié)課可能會涉及到很多內容,總結可以讓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抓住重點,消化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總的說來,從設問到析疑再到總結,設問析疑這一教學模式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教師鉆研教材的程度、對課堂的駕御能力的高低、教學技巧的靈活處理等等都會影響整堂課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確定正確的目標,確立好重難點,找好切入口,設計好問題,對學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顧及所有學生而不單是那些積極的想發(fā)言的學生。一個月的語文教學結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會有成績。設問析疑、教師點撥法是我運用得較多的教學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讓我很有一種興奮感和成就感。當聽到指導老師“非常好”的評價時,當學生不約而同的說“老師,你的課讓我聽得入迷了”,“你是個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時,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和欣慰,有了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這次實習,聽過十幾位老師的不同的授課方式,吸取了許多的經驗,發(fā)現(xiàn)每個老師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教學風格。我才明白“教無定論”的真正含義。應該說這次實習,給我感觸最深的不是設問析疑這一教學模式,而是使我那種教師應該塑造個性化教學的觀念越來越明顯、清晰。語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學科,是一門藝術課。怎樣上好它,每位語文老師應該根據個人的不同、學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豐滿的教學個性,以求得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學習更加主動的學習、自主的發(fā)展。
第3篇 提高教育質量的語文教學總結
提高教育質量的語文教學總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二年三、四班語文教學工作,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質量?,F(xiàn)將本學期教育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闡述如下:
一,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精練、實用、高效,老師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環(huán)境的舒適等外因,最終只有通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活動才能起作用。因此,本學期以來,我繼續(x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探究性學習的良好習慣。
2、精講課本范文,擴展課外閱讀面。
本學期,我精講課本范文,縮短授課時間,多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機會。在把課本講析明晰透徹的基礎上,讓學生多接觸生活實際,學會從生活中采掘大量鮮活的知識,結合適量的“習題”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否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面是否拓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只有處理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好課本范文精講和加強課外閱讀訓練的關系,才能把語文學科教好。在高中階段,特別是理科班里,語文科明顯處在弱勢的地位,學生課余用于學習語文的時間很少。而語文教學不能單靠課堂教學,必須依托課外活動。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語文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3、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高一年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本學期繼續(xù)扎實抓好這項工作。在編寫提綱時,分階段、系統(tǒng)的搞好專題練習,如語音題、字詞改錯題、修改病句題、成語選擇題、詩歌鑒賞題、古詩名句默寫題等,有計劃地扎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功底,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閱讀教學緊抓不放
壓縮課文的授課時間,把教學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明確每節(jié)課的目標和教學重點,課堂上能夠不講的內容,就盡量不講;課前預習工作落到實處,堅持作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把高中階段應學習的知識點,有機的分散到每堂課中,有計劃的學習,鞏固,復習提高。扎實知識積累,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解決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配合的問題。
三,多元化的作文教學體制
本學期要求學生加強話題作文的寫作訓練。“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蔽乙罁看巫魑牡木唧w情況,本學期作文批改繼續(xù)實行學期積分制。即每次作文明確一個訓練點,完成訓練任務即得滿分5分,每學期要求每位完成40分的指標,分數(shù)不足以增加作文訓練次數(shù)來禰補。我已經試行一年半時間,感覺效果不錯。 每兩個星期組織學生觀看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錄象,并及時寫好觀后感。繼續(xù)加強說讀方面的活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我班的黃彬玲同學參加南安市組織的“健康暑假”征文比賽時,榮獲中學組一等獎第一名。
四、繼續(xù)加強教育科研力度
高一年申報的課題“構建聽說讀寫合一活動,試行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取得明顯效果。本學期又申報泉州市級課題并認真作好各項教研工作。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本學期,我有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一等獎,論文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二等獎,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三等獎;有教育教學論文在cn刊物發(fā)表。
教學是無止境的。只有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我們的教學水平才能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名師是在不斷學習、研究中鑄造出來的!謹以此與同行們共勉。
提高教育質量的語文教學總結
第4篇 對新形勢下職業(yè)中專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教育總結
對新形勢下職業(yè)中專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教育總結
筆者所說的新形勢指的是新課改形勢下和職業(yè)中專新的生源質量形勢。課程改革在全國轟轟烈烈的展開,作為處在改革陣地前沿的教師,必須明確新課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實在教學中貫徹這些理念,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片新天地,不讓課改成為一句空口號。作為職業(yè)中專語文老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積極踐行新的教育思想。但是,擴招后的近幾年,職業(yè)中專的生源質量倆年下降,從新入學學生的調查統(tǒng)計看沒有達到初中畢業(yè)的占到三分之一,不少學生小學未畢業(yè)。學習慣沒養(yǎng)成,基礎太差,學習能力低下;學習不表不明確,學習沒有動力等等。這些為職業(yè)中專的語文教學帶來很大困難。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建立新型語文課堂師生關系,充分體現(xiàn)課堂多學生的尊重、民主意識。
師生關系從內容上可分為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在倫理關系方面教師要做到:一是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特定權利和尊嚴,尊重學生于文中閱讀的自我體驗,不要把教師的理解強行加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感。二是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機會,不包辦代替,消弱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探究問題的機會。三是加強師德修養(yǎng),純化師生關系。教師要自覺抵御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保持道德純潔的師生關系。在情感關系方面,目前職業(yè)中專的師生關系很不理想,主要存在學生對教師的抗拒心理,因為這些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很多事學困生,厭學厭校厭師情緒嚴重。使教育失去了動力源泉。新課改要求師生全面溝通信任,建立一種和諧、真誠、溫馨的心理氛圍。為此教師要做到:一是真誠面對每一個學生,不厚此薄彼,不歧視、不冷落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切實幫助激勵他們。二是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專業(yè)沒理感染學生。
二、新課程要求我們須有新的教材觀。
從職業(yè)中專語文教材看,雖幾經改革,但大部分還是從陳舊的高中教材中選取一些篇目,與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不緊密,為專業(yè)服務的功能不強,缺乏職業(yè)教育特色。從教材形式看,重閱讀輕說寫。當今信息時代,要求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高,“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已成為社會對現(xiàn)代人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這樣的教材顯然缺少時代感和現(xiàn)代氣息。
而新課程標準更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強調在學習過程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什么,還應千方百計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師要藝術性控制自己“啟”和“引”的度。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授課除了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外,還須搜集與專業(yè)相關又能體現(xiàn)出語文學習的知識與技能特點的文章補充進教材,讓學生閱讀,互相滲透。這樣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保證顯示基本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人文精神、人本思想。還可以對原有教材的某些單元作整體修改與調整,甚至重編,以推進符合當?shù)貙嶋H的、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設。我們學校根據學生在學習時間長短不一的實際,對兩年在校生使用統(tǒng)編教材并作適當增刪,對在校一年生重點加強普通話訓練和應用文寫作訓練,適當增加一些優(yōu)秀文章閱讀訓練。這樣既可以有實用性又可以針對性。
三、新課程要求我們有新的教學觀。
真正還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把教師的“講清”“講透”變?yōu)閷W生自主閱讀真實體驗。變質重視閱讀評價為聽說讀寫的綜合評價,變單一的筆試評價方式為筆試口試活動檢測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暴露學生產生各種疑問、困難和矛盾的過程,是展示學生發(fā)展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chuàng)新成果的過程。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目標,努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有靈魂的`學科認知結構的過程,成為學生探索新知經歷和獲得新知體驗的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長、學會發(fā)展、學會創(chuàng)造的過程。
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真誠地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努力展現(xiàn)教學過程的魅力,讓學生品味學習成功的喜悅;努力完善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展現(xiàn)個人魅力。
1、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注意隱形課程的作用,盡力以蓬勃向上的、人文情懷的隱形課程去熏陶、感化學生。要想叫學生喜歡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是語文的愛好者,并有著較為扎實的語文功底和寬厚的文化積淀,只有這樣,才可能“厚積而薄發(fā)”,才可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為此,我特別注重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努力以美的教學語言去感染學生。
2、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注重運用投影、錄像、音響、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使原本單一的教學手段變得多樣、生動,使課堂由“黑白、平面”變得“彩色、立體”,使課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張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場,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樂”語文。
3、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隨著經濟技術的發(fā)展,來自網落、電視、圖書,以及高素質的家庭等途徑,沖擊著課堂教學這一學習途徑。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了。作為語文教師,應力求將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融入有機聯(lián)系著的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各種學習與教學資源的開發(fā)之中,以形成人對信息的需求,培養(yǎng)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傳達和創(chuàng)造具有各種表現(xiàn)形式信息的能力。
4、架起專業(yè)課與文化課的橋梁。語文的學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學好專業(yè)課。比如應用文訓練學習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實習計劃實習總結起到幫助作用,反過來要求學生凡是專業(yè)實習必須認真計劃、記錄、總結以鞏固學生的語文能力。開展各種活動強化學生學語文用語文,如寫演講稿、板報稿、節(jié)目串詞,還有班級學生自我管理總結,校廣播站撰稿等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